河牧牧业有限公司

联系人:黄女士 
电话:0318-3735808
传真:0318-3735800
E-mail:hemuhlq@126.com
公司地址:衡水市武强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
公司网址:http://www.hemumuye.com/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中小型蛋种禽企业的发展之道

中小型蛋种禽企业的发展之道
作者:admin  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11/10/16 20:52:54  点击:280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陈世伟  2史殿芳
    随着中国养禽业30多年快速发展,现已进入第二个重要的调整转型期,转型意味着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,种禽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,不可避免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,在此转型期少数企业抓住机会,迅速成长为超大企业(存栏种鸡量在50万以上的)典型代表北京的峪口禽业,还有一部分成为区域大的种禽企业,(存栏量在20--50万之间,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组织运营能力)这些企业在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华南等地分别有自己的知名度。但是中国蛋种禽饲养70%以上还集中在(存栏量5—20万之间)中型种禽企业和(存栏量1—5万)之间的小型种禽企业之间。中小型种禽企业的调整应该是此阶段的重中之重,因为此群体企业水平的提高是中国蛋鸡业总体养殖水平提高的基石。
     既然改变就得弄清现状,想好未来。中小型种禽企业中也有管理规范、组织结构健全、技术力量相当的企业,他们大多是集团企业的一个分支,依靠集团的管理和技术支撑着企业的发展,但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几个缺失。
1、战略、策略缺失:中小型种禽企业中,除少数集团子公司外,大部分是自然成长而成,这部分企业多是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,这些企业中要么是夫妻共同经营,要么是兄弟合作,经营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,对公司发展远景很少关注,养什么鸡、如何操作市场,都是随波逐流,缺乏市场定位和规划,没有自己的特点,很容易在利益或压力面前迷失自我,虽然生命力强,但都很难长大。
2、管理、技术缺失:对于中小型种禽企业来说,很难留住专业的管理及技术人员,原因是①不想用:部分老板盲目自大,认为自己无所不能,什么都懂,没必要让专业人员操作。不会用:部分企业老板有心聘请专业人员,但苦于没有激励方法和手段以及没有这些人员成长和生活的环境,再加上双方诚信度的缺失,不能达到有效利用,造成半途而废。③用不起:一般能独立操作的管理或技术管理人员年薪最少在5万以上才能留得住,再加上平常的福利费和管理费应该在十万以上,这部分资金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大部分企业根本用不起。这样就造成有病乱投医,缺乏立体预防管理和诊断理念,等到有疾病来临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损失加重。
3、信息缺失:由于人员缺少,大部分老板不能走出去学习,接受信息的渠道单一而且复杂,大部分信息是通过产业链条上其他环节的人员在传递信息,由于利益的相关性、时间的滞后性、信息加工的粗糙性等原因使得到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,造成决策失误,盈利能力下降。
4、关注缺失:中国人的通病是喜欢大,无论是政府或媒体,天天嘴里念的都是大企业,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去向。政府的支持倾向于大,这样容易出政绩;媒体的关注倾向于大,这样容易造影响。这都无可厚非,但无形中却使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艰难。
5、接班人缺失:前文说过,中小型种禽企业中,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,这些企业中要么是夫妻共同经营,要么是兄弟合作,有一部分企业存活了20多年,创业者都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,但他们的子女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,现在社会又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,子女们大多不愿意再从事养殖行业,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养殖行业是一个环境恶略的行业,造成宁愿在外打工也不愿意回家接班的局面。
6、工人缺失:近几年工人难招,是所有制造行业的普遍问题,养殖行业更甚,因为现在的劳动力主体大部分都是80后出生的,这些人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诞生,生活渐渐富裕成长起来的,大部分生活富裕,生活压力不大,宁愿少挣工资,也不愿意在养殖场上班。因为养殖场一般都远离城镇,工作单一、生活枯燥、娱乐方式缺乏这些都是留不住优秀工人的原因。养鸡是一个优秀人员不愿意干,懒人、坏人又干不了的差事,在这种情况下,尤其是小型企业老板不得不亲自进鸡舍,财务、销售、生产、采购样样都要亲自干,鸡一旦饲养就没有休息之日,这样就更没有时间学习和思考企业发展,只能维持现状。
7、土地缺失:种鸡养殖是一个资源依赖型行业,尤其是土地,既不能离城镇太近,又对周边环境有一定要求,本来选址困难,又遇国家土地政策调控,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土地扩大规模。
8、资金缺失:近几年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、行情的起伏不定,以及各种成本的推升,使得中小型种禽企业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,这些企业靠自有积累资金很难发展规模、改造环境,再加上政府信贷紧缩,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很少,这些都造成了企业的资金链紧张,很难再有足够的后续资金进行扩张,使得他们的发展缓慢,遇到突发事件甚至破产。
     鉴于以上几种中小型种禽企业的现状,中小种禽企业的未来走向何方,是一个值得我们行业内人员深思的一个问题,笔者经过观察、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种结果。
1、自然消失巧退场:部分中小企业,由于发展较早、离城镇较近,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,鸡厂已被城市包围,土地升值很多,在政府新一轮改造城市改造中,他们的土地被征用,这样老板得到一笔不小的补赏,有部分老板顺势而下,拿到钱后转行。还有一部分企业离市区较近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、土地资源的紧缺,企业老板悄然转向物流行业或租赁行业,稳收租金,这些都是不错的退场。
2、被迫下马意未尽:部分中小企业,由于经营的缺失、管理的不善、再加上近几年疾病的增多、行情的动荡、造成部分企业连年亏损,再也没有财力生存,造成其明明知道严冬过后是明媚的春天,但他们却倒在立春的那一天,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,只能饮恨终生。
老树长青游刃余: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,由于信息灵通、嗅觉灵敏、眼光敏锐、头脑聪明,善于利用各种关系和资源,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能逢凶化吉,得到利润,企业虽小,却很健康,使得企业得到生存和延续。再有一点大志的老板,企业不但能够生存,还能够稳步发展,成为地方强牌,甚至挤入行业优质企业行列。
3、合并重组换新颜:部分企业地理位置优越,硬件设施到位,只是苦于老板没有管理经验,和经营经验,或没有时间管理,这样的企业不妨和优秀企业重组,利用别人的先进管理和经营经验来经营企业,企业的老板只享受分红,这样未尝不是好的计策。
4、联合发展强势起:企业联合未尝不是部分优质中小企业生存的一种最佳方式,联合发展可以使众多资源得以共享,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和联合优势,避免自身缺点。联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:
⑴联合采购:优势就是单批量大批进货,这样我们既可以降低自己的选择成本,又可以降低卖方的推销成本,从而使采购价格降低,联合采购的品类很多,如种鸡、饲料、疫苗、兽药等生产必需品,更有甚者可以做到设备等的联合采购,这样既降低了采购价格,又有利于标准化的提升。
⑵联合销售:可以运用一个销售公司同时运作不同的品牌,在不同的地区销售相同的品种,或者在同一地区销售不同的品种,因为在一个地区人们的养殖习惯和对某一品种的喜好不同,有的人有可能喜欢“罗曼”、而有的人有可能喜欢“海兰”、还有的喜欢“京红”,这样我们可以在同一区域推广不同的品种,使销售成本降低,做到网络资源共享。
⑶联合技术、信息管理:技术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,一部分是内部技术管理,如联合体可以共用一个技术平台,做到疾病检测与诊断、营养配方调整、环境检测与控制、内部人员培训等与我们企业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措施,这样即保障了生产,又降低了企业成本;另一部分是市场技术服务管理:联合技术服务平台由于操作者更能得到市场全面而及时的信息反馈,更容易把信息加工做出有利于客户的判断、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,使企业老板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管理、谋发展,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。
⑷联合品牌打造:这应该是联合发展最高境界的东西,联合体可以共同打造同一个品牌,在整个品牌价值链中,每个企业专著于自己的特长,养鸡好的企业专著于养鸡,而且专著于一个品种的养殖,做到全厂的全进全出,孵化和销售水平高的专著于孵化和销售,大家共同打造一个优质品牌,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,使联合企业中的所有企业受益,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。
      最后,所有企业都要遵循一种法则“适着生存”,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是必然的。因为结果是不可改变的,惟一的是过程把控,对于广大中小型种禽企业来说,要认清自我、努力选择、好好把握、一路走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