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鸡的相关注意事项 |
||
作者:admin 来源:本站 发表时间:2013/10/1 15:27:45 点击:244 |
||
进入秋季,鸡的食欲降低、消化能力差、体质弱,生长发育慢,体重偏轻,产蛋鸡产蛋率下降。所以,在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方面应多加注意。深秋后,天气逐渐变冷,还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温。 管理措施 1、早晚喂料时要观察鸡群的精神、食欲、粪便。对那些精神委顿、食欲不振,粪便异常的鸡群须进一步隔离、检查、治疗。 2、在饲料中应注意添加多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,氨基酸等,饮水中加维生素C、藿香正气散等,可缓解应激。配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,保证每只鸡都有适宜的位置,吃足饮足。 3、降低气候变化对鸡群的影响,避免鸡发生呼吸道感染,早上放养的时间要比夏季推迟0.5~1小时。鸡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太大,减少日夜温差。对于舍外放养的肉鸡白天温度过高时,要把鸡赶至树荫下或凉棚内,晚上气温低时,赶鸡入舍。 4、控制密度,视日龄、鸡舍大小及时合理分群。 5、鸡舍要求干燥、通风良好,使鸡舍内空气清新,没有异味。平养鸡要及时更换垫料,可以添加微生态制剂减少氨气的产生。 6、“全进全出”制度,鸡出售后要净场2周以上,整栋鸡舍及设备、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。 细菌腹泻 天气忽冷忽热,造成肠道调节机能差,致病微生物大量增殖,引起腹泻。鸡群精神状态尚好,但生长缓慢,鸡冠苍白,部分鸡表现为拉白色条状或黏液状粪便,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,粪便颜色微黄,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,缩头、头部震颤,来回乱跑,易尖叫,然后瘫痪,鸡群发病率为1%左右。 防治措施:(1)隔离病鸡,淘汰残鸡,清除垫料,彻底消毒。(2)注意既要保温又要通风。(3)建议用药方案,使用微生态制剂恢复肠道功能。平时加强鸡群饲养管理,使鸡群保持较强的抵抗力,做好防疫消毒工作。(4)药物防治: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、金霉素、氟哌酸、四环素、土霉素、链霉素等都有切实疗效。可采用混水法、拌料法和逐只投服法给药。对不吃不饮的病鸡,应采取注射给药法(每只鸡肌注青霉素5~10万单位,每天两次,连用2~3天)。(5)免疫接种:鸡场若无本病流行,一般不需要接种菌苗。在流行地区接种菌苗有一定的效果。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