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牧牧业有限公司

联系人:黄女士 
电话:0318-3735808
传真:0318-3735800
E-mail:hemuhlq@126.com
公司地址:衡水市武强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
公司网址:http://www.hemumuye.com/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想抄底的先别动 ,下半年和18年蛋价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美好

想抄底的先别动 ,下半年和18年蛋价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美好
作者:admin  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17/3/1 15:08:29  点击:53

目前,全国的鸡蛋收购价和零售价都跌到了“十年最低”。


  其实,从去年下半年就有很多声音不看好2017年的蛋价,但是当时最悲观的收购价预测都在2.5元以上,没想到现在部分地区已经落到2.1元,甚至以下。


 对于春节后鸡蛋价格暴跌并维持在低位的原因,主流观点如下:



  第一,2014年蛋价冲高,并且过去两年来的养蛋鸡整体效应较好,所以现在在产蛋鸡存栏量比较高,客观上已经供过于求。


2014年鸡蛋销售价走势图(零售价格)

2015年鸡蛋销售价走势图(零售价格)

2016年鸡蛋销售价走势图(零售价格)

 (来源:生意社,价格仅供参考)


  从上面过去3年的鸡蛋市场价格走势图看,2014年冲高后,到2016年为止,综合年收益应该都是赚钱的。

  这期间,中小养殖场不细算成本,感觉空间很大,上鸡积极性较高;大规模养殖场在资本的扶持下,新建也很多!


  第二,h7n9流感导致活禽市场休市和大众被指导“远离鸡”,从而黄羽肉鸡价格大跌,并严重拖累了淘汰蛋鸡的价格。

  结果,一方面舍不得淘,另一方面想淘,淘不掉!是以,现在部分高龄蛋鸡还继续养着。


  第三,饲料价格相对低,虽然减轻了养鸡成本,却也对蛋价支撑乏力。


  第四,消费淡季和大经济走弱进一步削减了鸡蛋消费总量。



 面对这次超低的蛋价,蛋鸡养殖户的措施大多如下:


 “往年只是坐在家里等着经销商上门收购,现在蛋价太低了,为了少赔点钱,自己下来卖,每斤多卖个一两毛的。”


 “为了拼市场,无奈之下我们也只能跟着调价。”


“现在我已经不卖鸡蛋了,先攒一攒,过完这个月看看市场情况有没有变好,如果再这样下去,只能裁掉一批鸡。”

  

  “养鸡现在早就赔钱了,不够养鸡成本钱呢?不得不将原来存栏1万只的蛋鸡,减少到4000只。愁死了,再这样下去,我都准备该行养猪了。”


   “种蛋,有一半都转成了商品蛋来卖”



  目前指望不上,很多养殖户开始想以后怎么找回来?


  对于后市,最主流的说法是:


  今年下半年鸡蛋价格或将迎来转机,有望触底反弹。


  不过,这个主流看法的前提是:上半年该淘汰的老鸡都淘汰了,最好有人能提前淘汰;与此同时,现在上小鸡的养殖场少。


  那么,这种前提能得到很好地实现吗?


  可能很难!


  一方面,从个人理性和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,很可能大家都指望别人把鸡淘了,自己更早并有更多鸡去抢到暴涨行情;


  另一方面,当大家都觉得下半年行情可能好,那么很可能从鸡苗着手都已经开始布局了,于是“知道并做到的人多了,赚钱的就变成赔钱的了”。


  预判行情是很难的事情!



  第一,中国养鸡业的真实数据无从谈起,那些官方的、商业的数据从质和量上或许都有折扣。


  第二,人性趋同,却又难测。资讯不发达的以前,大家一哄而上,一轰而下;资讯太发达的今天,大家“一哄而上,一轰难下”。这种“一轰难下”本质上同“一轰而下是一样的。


  第三,很多关联因素(替代品、环保、消费变化、进口、政府作为等等)无法放入行情中仔细考量,却很可能导致行情变化被放大。


  第四,不可控的因素,比如大疫情和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放大等,也会动荡行情。


  上面的都是废话,总之更多的预判还是需要养鸡人自己的商业直觉或者说持之以恒。


  商业直觉的事情,因人而异吧。


  持之以恒的事情,据说有两个多年效益不错的蛋鸡养殖场的作法是:

  第一个:不看行情,全力养好鸡,但不是全进全出,而是分成阶梯式的三批(很类似期货对冲手法,稀释风险?),每批该进就进,该出就出;

  第二个:坚持冬季育雏,从而赶上每年7月季节性的蛋价高峰,并且鸡养得比较精细。


  下面借大家的直觉请教一个关键问题:你认为2017年会重复2014年的大行情吗?

  2014年行情是这样的:




  1月,流感疫情持续,销区走货较慢,鸡蛋行情一路走低。


  2月,流感疫情持续打压消费信心,广州、浙江等地关闭活禽交易,走跌情况明显。后半月低位盘整。


(2017年蛋价走势图,以石家庄地区价格为例)



(2014年头两个月的走势,好像同2017年头两个月(红线)走势差不多,只是低很多)


  3月,逐渐回暖,消费逐渐恢复。养殖户补栏情绪不高,存栏有一定缺口,蛋价应势上涨。


  4月,强势走高,主因为鸡蛋供应存在缺口。


  5月,消费旺季,中旬蛋价创近三年历史新高。


  6月,消费需求稍显疲弱,延续跌势。


  7月,月底强势反弹。


  8月,8月初蛋价涨势凶猛,强势走高。


  9月,稳步走跌。


  10月,小幅上涨。补栏蛋鸡陆续进入高产期。


  11月,行情开始走弱。


  12月,消费能力不如预期,蛋价回落。


内容来源于网络 感谢原作者